高考中考即将拉开序幕,中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,更是一场身心的 “持久战”。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状态满分,以最佳心态迎接考场。请收好这份适合中高考生的养生指南,为考试助力!
科学养生 积极应考
科学养生 积极应考
吃对三餐,为大脑 “续航”
中高考生每天需要消耗大量脑能量,合理的饮食搭配能够让考生思维更敏捷。
考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避免辛辣、油腻食物伤及脾胃。中医认为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,脾胃功能好,气血充足,大脑才能高效运转。推荐食物:山药、莲子、小米、南瓜等健脾养胃。
早餐:一碗燕麦粥搭配水煮蛋,加上一小把坚果,碳水、蛋白质、优质脂肪齐全,保证上午用脑活力满满。
展开剩余73%午餐:搭配杂粮饭补充膳食纤维;多吃深海鱼、豆腐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,助力大脑运转。
晚餐:避免油腻,清炒时蔬搭配杂粮粥,既减轻肠胃负担。
加餐:备点蓝莓、香蕉等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 B 的水果,或是一小包原味酸奶,随时补充能量,缓解紧张情绪。
高效睡眠,打造 “充电黄金期”
该休息就休息,该学习就学习,必要的睡眠要保证。熬夜刷题看似延长学习时间,实则会降低第二天的学习效率。
规律作息:固定起床和睡觉时间,即使周末也别打破生物钟,让身体形成稳定的睡眠节奏。
睡前仪式感:睡前 1 小时远离电子设备,用温水泡脚 15 分钟,或是听一段舒缓的轻音乐,帮助放松身心,更快进入梦乡。
午休小睡:中午抽出 20-30 分钟小憩,能让下午的学习精力充沛。但别睡太久,以免进入深度睡眠后反而更困倦。
子午觉养生法
子时(23:00-1:00):胆经当令,熬夜会耗伤肝胆之气,影响次日思维敏捷度。
午时(11:00-13:00):心经当令,小憩15-30分钟可养心安神。
动一动!让压力 “无处遁形”
久坐学习容易导致身体僵硬、精神紧绷,适当运动是缓解压力的 “天然良药”:
课间微运动:每学习 45 分钟,起身拉伸一下肩颈、转动腰部,做几个深蹲或踮脚尖动作,促进血液循环。
有氧运动:傍晚抽出 30 分钟慢跑、跳绳或打羽毛球,让身体分泌内啡肽,不仅能放松肌肉,还能改善心情,赶走焦虑。
冥想放松:感觉压力过大时,找个安静角落闭眼冥想 5 分钟,专注呼吸,排除杂念,瞬间恢复平静。
中医小妙招,轻松解压
老祖宗留下的经典穴位养生智慧,为中高考生保驾护航:
内关+神门:内关穴(腕横纹上3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)属心包经,神门穴(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)属心经,两穴配伍可宁心安神,缓解考前心慌、胸闷,按揉时以酸胀感传至指尖为佳。
太冲+三阴交:太冲穴(足背第1、2跖骨间凹陷处)为肝经原穴,三阴交(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)属脾经,按揉可疏肝健脾,改善因焦虑引发的腹胀、腹泻,力度以局部微痛为宜。
百会+印堂:百会穴(头顶正中)督脉经穴,印堂穴(两眉中点)为经外奇穴,用拇指指腹按揉两穴,可升清开窍,缓解用脑过度所致头晕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经络拍打:每日晨起或课间,沿手臂内侧心包经(从腋下至中指)、心经(从腋下至小指),以及腿外侧胆经(从髋部至外踝)用空掌拍打3-5分钟,以皮肤微红为度。拍打经络可疏导心经郁热、振奋胆气,改善紧张胆怯情绪。
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,健康更是长远之本。不要过度焦虑,紧张,以平和的心态、饱满的精神迎接挑战。相信你一定行。
发布于:北京市